3 月 16, 2016 Einstein 天文資料庫, 專題文章 0
(作者: 蔣善恆)
說起太陽系,我們知道太陽系是由太陽及不同的行星、矮行星及小行星等所組成,有大約50億年的歷史,而在大約50億年後太陽將會死亡。但到底太陽系是如何誕生呢?科學家到今天仍然未有一個定案。比較為人所接受的理論是18世紀由康德(Immanuel Kant)及拉普拉斯(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 提出的康德-拉普拉斯假設,或者叫星雲假說。
假說認為太陽系是本來是一個巨大的分子雲(太陽星雲),質量大約為1.2個太陽質量。在自身的重力或附近區域出現超新星影響下造成重力塌縮,過程中會令星雲的分子密度上升,增加碰撞,星雲的溫度亦隨之上升。此外,太陽星雲會因為角動量守恆在塌縮的過程中愈轉愈快,最後變成一個扁平的盤狀星氣,稱為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c)。
原行星盤原行星盤的半徑可以達到數千至1萬天文單位,但是溫度並不高,主要是由氫原子雲所組成,當中央溫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引發核反應,成為能夠自行發光的恆星,形成所謂的原恆星。一般來說星雲的成分會直接反映在形成的恆星上,而金屬含量較高的恆星比較有可以形成行星。而這顆年輕的新恆星會吹出強勁的恆星風將周圍的氣體吹走。
當太陽形成後,在太陽星雲內剩餘的氣體和塵埃會受到原恆星的引力影響繼續圍繞著原恆星轉,然後慢慢合併、堆積起來,形成直徑數公里的微行星,這些微行星會繼續碰撞融合成更大的體積,這個過程需時數百萬年。當這些微行星長大到一定程度之後,由於周圍已沒有太多可以碰撞,因此它們將會隨機繼續發展。
在距離恆星中心較近的地方(約4個天文單位),由於溫度較高,一般氣體難以聚集,所以只有熔點高的金屬及岩石可以在該區域積聚,最終成為石質天體,即我們平時叫的類地行星。但由於這些重元素本身在宇宙中就十分稀少,比如太陽系的金屬成分約為太陽系總質量的2%,所以類地行星的體積一般不會很大。而且由於在這個區域碰撞的機會比較大,因此不客易形成衛星。
而在離開太陽比較遠的地方,情況就大為不同了。它們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大,但密度很低,主要由氣體組成,這些行星我們稱之為類木行星。這些行星的溫度比較低,可以抓住比較輕的氣體,例如氫與氦,因此有很厚的大氣層,而且在強大的氣壓影響下,類木行星很可能沒有陸地,而只有液態核心。而大質量亦有利於行星虜獲衛星,因此你會發現大質量的行星一般都有很多衛星。
(本文曾刊於2012年6月號會訊)
Photo Credits:
http://oz.plymouth.edu/~sci_ed/Turski/Courses/Earth_Science/Intro.html
http://pics-about-space.com/planet-mars-school-project?p=1#
12 月 28, 2016 0
10 月 16, 2016 0
4 月 23, 2024 在〈2024年4月8號日全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6 月 25, 2022 在〈第14筆:「行星連珠」定義及觀測有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2 月 08, 2020 在〈雙子座流星雨2020及土星合木星天文現象〉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8 月 31, 2020 在〈宇宙瞬息 251-260〉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 月 02, 2019 在〈天文學基礎課程 Basic Course of Astronomy〉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10, 2018 0
6 月 13, 2015 在〈天秤座 Libra〉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07, 2017 0
10 月 14, 2015 0
10 月 11, 2017 0
9 月 01, 2017 0
1 月 02, 2019 在〈天文學基礎課程 Basic Course of Astronomy〉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1 月 26, 2024 在〈手机星图〉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07, 2024 在〈2024年11月23日-24日「秋冬行星大匯演」觀星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7 月 27, 2024 在〈2024年8月10日 夜行英仙座流星雨觀測活動 (大埔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4 月 23, 2024 在〈2024年4月8號日全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3 月 06, 2024 在〈第十九屆星匯點幹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5 月 01, 2023 在〈第十八屆星匯點幹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