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3, 2015 Einstein 天文資料庫, 天象資訊 在〈「流星雨」的天文現象〉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太陽系內充滿著稱為流星體的塵埃和固體塊,當這些「太空渣滓」闖進地球的範圍時,便會和大氣摩擦而燃燒,成為我們日常所見的流星。
流星的出現通常是單個而零星的,出現的時間及方向亦沒有規律,這樣的流星稱為「偶發流星」,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每小時大約可看到10顆偶發流星。
「流星雨」的天文現象
許多流星像從星空中某一點(稱為輻射點)向外散射而出,其實流星群飛向地球時大致是平行的,輻射點是視覺上的透視象。流星雨的成因是地球遇上了一群密集的流星體,一般相信,流星群是由周期性彗星分解出來的物質或由瓦解了的彗核所形成,所以流星群和其母體彗星有大致相同的軌道,由於流星群的軌道頗為固定,所以地球會周期性地穿越這些流星群,形成固定出現的流星雨,例如「四月天琴座流星雨」、「十二月雙子座流星雨」等。
「流星雨」通常都並不特別壯觀,有時甚至只比平日的流星稍多而已,令不少慕名而至的觀星者大失所望。但如果有幸看到一次「真正」的流星「雨 」,肯定是一次畢生難忘的經驗。
一八三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晚上,美國波士頓市民驚愕地看到在獅子座附近的天空中,流星如煙花綻放、暴雨激射,成千上萬地傾盤而下(有些估計甚至認為每小時超過十五萬顆!),情境之壯觀,可想而知。難怪當時不少虔誠的教徒皆以為是世界末日,更有美國人因而自殺。
主要流星群
流星群名 輻射點 出現時間 極大 秒速 (公里) 天頂每小時數目 相關彗星
赤經 赤緯 日/月- 日/月 日/月
天龍座 232 +50 01/01 – 05/01 04/01 41 85
天琴座 271 +34 19/04 – 25/04 21/04 49 10 1861I
寶瓶座 Eta 338 -01 19/04 – 28/05 05/05 66 35 哈雷彗星
寶瓶座 Iota 南 339 -16 12/07 – 19/08 28/07 41 8
摩羯座 Alpha 307 -10 03/07 – 15/08 02/08 23 5
寶瓶座 Iota 北 335 -05 15/07 – 25/08 08/08 42 10
英仙座 46 +58 23/07 – 20/08 12/08 59 75 1862III
獵戶座 95 +16 02/10 – 07/11 22/10 66 25 哈雷彗星
獅子座 153 +22 14/11 – 21/11 18/11 71 100? 1866I
雙子座 112 +33 07/12 – 16/12 14/12 35 75 小行星編號3200
獅子座流星雨和譚普─塔特爾彗星有關,輻射點赤經為153度,赤緯為22度,即獅子座軒轅十一附近。
2001年流星雨觀測報告
今年11月19日凌晨的流星雨,令香港及其它國家的市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這裏我們為大家綜合一下世界各地和香港觀測者所看到的這次流星雨現象。這次流星雨一共有兩個明顯的極大值。分別發生在北美洲和東亞地區。在美國和拿大等地的觀測者,在第一個極大值時每小時看見約500顆流星;而身處中國和其它東南亞國家的觀測者,在第二極大值時的一小時內更看到過千顆流星!
香港位於這次獅子座流星雨的最佳觀賞位置,而且當晚天朗氣清,不少市民目睹了可能是一生中看過最燦爛的天象。但由於香港的光害始終太嚴重,無法看到像北京巿郊那樣多的流星。
極大值前幾天晚上,偶爾還會有流星從獅子座飛出來,但數量不多,令人擔心極大值是否如天文學家所預測的一樣。但18日晚上,當美國成功觀測到第一個極大值的喜訊傳出後,彷如為東亞地區的觀測者打了一支強心針。果然,在香港時間19日凌晨0時許,隨著幾顆橫跨大半個天空的火流星劃破長空,正式為第二個極大值打開序幕。在凌晨2時15分左右,處於香港不同郊外地方的朋友,每分鐘都可看見七、八顆流星,有時甚至是同一時間看見五顆流星從輻射點向四周發射,即使是在燈火通明的市區,每分鐘看見兩、三顆流星也非難事。當中為數很多都是0等以下的火流星,而且還帶有顏色,不少人都看到流星「紅頭綠尾」的有趣現象,這為我們追查流星體物質的成分留下了重要的線索。
元素 顏色
鈉 橙、黃
鐵 黃
鎂 藍、綠
鈣 紫
矽 紅
和1998年相比,這次流星雨的數量更多,火流星比例很高,但是光度高得可以照亮景物,帶有餘跡甚至有聲音的則明顯較當年少。錯過了今年的獅子座流星雨,最快要明年才能在美洲觀賞得到,可是當日正值滿月,相信不會及得上今年精采,之後每年獅子座流星雨會歸於沉寂(極大值只有每小時100左右),直至2032年。也許各位要再等33年,才能與獅王重聚了。
哈雷彗星現在大概於天王星與海王星的軌道之間。它將於2061年再次和地球人見面。
基本來說,隕石可分為三大類:石隕石(Stony meteorites)、鐵隕石(Iron meteorites)和石鐵隕石(Stony-Iron meteorites)。
石隕石主要由硅酸鹽組成,含有小量的鐵鎳金屬和鐵的硫化物。鐵隕石主要由鐵鎳金屬組成,含少量鐵的硫化物、磷化物和碳化物。石鐵隕石由大致相等的硅酸鹽和鐵鎳金屬組成。
三種隕石中以石隕石最普遍,佔全部被發現隕石的79.8%,鐵隕石次之(18.6%),而最少有的是石鐵隕石(1.6%)。石隕石又可再細分為球粒隕石和非球粒隕石,當中又以球粒隕石佔大多數。
球粒隕石(Chondrites)內部一般都散佈著許多球狀顆粒(Chondrules),直徑從零點幾毫米至幾毫米,這球球粒結構十分特殊,在地球上的岩石是找不到的。非球粒隕石不含有球粒,它和地球上玄武岩和純橄欖岩一類岩石很相似。
鐵隕石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鎳的含量高,地球上自然鐵中鎳的含量不超過3%,一般在1%以下,而鐵隕石中的鎳含量通常都超過5%。如果將鐵隕石表面拋光,並用稀的硝酸溶液蝕刻,大多數鐵隕石都會出現一種特殊的花紋,由交叉條帶組成,呈網狀,而條帶又被一些發亮的狹窄細帶圍繞,條帶是鐵紋石,細帶是鎳紋石,這種花紋稱為維斯台登圖案(Widmanstatten pattern)。地球上自然鐵中是沒有這種花紋的,只有鎳鐵在異常緩慢冷卻的條件下,才會結晶出這種圖案。
石鐵隕石則介乎這兩者之間。
隕石表面一般都有一層很薄的(小于一毫米)黑色或深褐色的熔殼(Fusion crust or ablation crust),是隕石在大氣層隕落過程中,由于高溫使表面溶化,後來再冷卻凝固而成。隕石表面的另一特徵,是有許多象指印形狀的小凹坑,這是隕石與高溫氣流相互作用燒蝕後留下的痕跡,叫作氣印(Thumb prints or regmaglypts)。
但不少隕石可能是已破碎的隕石,又或者已長年曝露在野外,表面特徵已被風化掉,外行人很難辦別真偽。
文:蔡錦滔
12 月 08, 2020 在〈雙子座流星雨2020及土星合木星天文現象〉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11, 2017 0
8 月 08, 2017 0
4 月 23, 2024 在〈2024年4月8號日全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6 月 25, 2022 在〈第14筆:「行星連珠」定義及觀測有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6 月 25, 2022 在〈「八星連珠」觀賞位置及星圖2022年6月19 – 25日〉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8 月 31, 2020 在〈宇宙瞬息 251-260〉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 月 02, 2019 在〈天文學基礎課程 Basic Course of Astronomy〉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10, 2018 0
6 月 13, 2015 在〈天秤座 Libra〉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07, 2017 0
10 月 14, 2015 0
10 月 11, 2017 0
9 月 01, 2017 0
1 月 02, 2019 在〈天文學基礎課程 Basic Course of Astronomy〉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1 月 26, 2024 在〈手机星图〉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07, 2024 在〈2024年11月23日-24日「秋冬行星大匯演」觀星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7 月 27, 2024 在〈2024年8月10日 夜行英仙座流星雨觀測活動 (大埔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4 月 23, 2024 在〈2024年4月8號日全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3 月 06, 2024 在〈第十九屆星匯點幹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5 月 01, 2023 在〈第十八屆星匯點幹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