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3, 2015 Einstein 天文資料庫, 專題文章 0
雙雄從天降,情深擁妻兒 (更新時間: 2005年10月20日23時)
「神舟六號」太空船精確返地球 (下文更新時間: 10月20日23時)
第五天 (10月16-17日) 回航
費俊龍:「從太空望祖國,那一刻最情景最美麗。」
聶海勝:「太空中最難忘女兒為我唱生日歌。」
神舟六號降落,要過幾關
神舟六號於10月17日凌晨時份,飛回地球。回航是一項極大挑戰,專家承認,其中一項重要事情是把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門關好,如果失敗的話,氧氣會流失,令太空人缺氧而死,1971年前蘇聯「聯盟號」太空船,就因為艙門無法緊閉導致太空人死亡。此外,神舟六號返回地球時,與大氣層摩擦將會產生1600度的高溫,隔熱系統必須不能出現問題。
當進入大氣層時,亦會進入「黑障區」,即高溫氣體會形成一個等離子區,令返回艙與地面的通訊隔斷,而「黑障區」要持續至返回艙距離地球約40公里時才消失,其間航天員將面對一定的心理壓力。
另外,在開始減速時,太空人亦會感到壓力的出現。最後著陸時,還要迎接「衝擊關」,即返回艙到達地面10公里時,張開主傘時,將令速度由每秒200米降至7米,至地面前,必須減至每秒1至2米的速度。
神舟六號精確返地球
10月17日
2:40 a.m.: 圍繞地球進入第76圈飛行,接到返回的指令
3:44 a.m.: 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
3:45 a.m.: 推進艙發動機點火,開始返回
3:52 a.m.: 返回艙飛過非洲大陸上空,向中國飛去
4:07 a.m.: 推進艙和返回艙成功分離
4:13 a.m.: 進入黑障區 (通訊中斷2分鐘)
4:16 a.m.: 四子王旗著陸場站測控設備發現神舟六號
4:20 a.m.: 返回艙主傘打開。直升機目視到目標
4:33 a.m.: 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5:38 a.m.: 太空人費俊龍和聶海勝先後出艙
離開返回艙
相片來源:網易新聞中心
遠勝神舟五號
相比神舟五號,今次任務非常成功。下面列出兩個太空計劃的差別:
項目 | 神舟五號 | 神舟六號 |
日期 | 2003年10月15日 | 2005年10月12日 |
飛行時間 | 21小時 | 115.5小時 |
著陸差距 | 與預定差距4.8公里 | 與預定差距1公里 |
著陸形態 | 返回艙傾側 | 返回艙直立 |
航天人員 | 陽利偉 | 費俊龍及聶海勝 |
活動範圍 | 一直坐在返回艙中 | 返回艙及軌道艙 |
衣服 | 一直穿著10公斤的壓力服 | 壓力衣及藍色輕便工作服 |
工作 | 認驗太空船安全性 使用返回艙 試驗進行太空地面通訊 |
干擾實驗 試驗太空人活動能力 了解人體在宇宙的生理數據 開關艙門及穿脫壓力衣 生物及科學實驗 |
飲食 | 乾糧 | 乾糧及加熱食物 |
生活 | 坐著睡覺約2小時 使用「成人紙尿褲」解決 |
太空睡眠用睡袋 使用特製大小便器具 |
返回艙成功著陸
相片來源:網易新聞中心
雙雄從天降,情深擁妻兒
北京控制中心人員熱烈慶祝神舟六號成功回航
相片來源:網易新聞中心
從返回艙離開的一刻,對於兩名太空人來說,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與妻兒相擁,而他們亦受到英雄式的祝賀。費俊龍其後受到中央電視台的訪問,他笑言對自己的任務評分,他給自己95分。而聶海勝卻認為分數應該由其他人定。
兩個太空人乘坐專機返回北京,在北京西郊機場等著他們的除了夾道歡迎的人們外,是他們兩個家庭的成員,在全場歡呼聲下,兩個家庭分別深情地擁抱在一起。聶海勝的女兒聶天翔將先前摺好的一大串紙鶴掛在爸爸的脖子上。其後,包括楊利偉等的戰友亦上前祝賀。
在機場與家人相擁
相片來源:CCTV新聞
兩位航天員回程受到熱烈祝賀
相片來源:CCTV新聞
未來新挑戰
對於中國來說:這只是其中一步,下年2006年中國將會發射繞月無人衛星「嫦娥」,2007年將發射神舟七號進行太空漫步及首名女太空人升空。
神舟六號的科學實驗 (下文更新時間: 10月18日21時)
第四天 (10月15-16日) 的宇宙旅程
「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香港時間10月16日晚上8時,神舟六號進入第71圈飛行,在宇宙中的第107小時,中國航天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與兩位航天員對話,航天員費俊龍回答:「我們感覺良好,工作很順利,生活很愉快。」
陳廣善說:「這幾天,我們收到全國各界群眾和世界各地同胞的來電,向你們表達親切的問侯和祝願,期盼你們平安歸來。」
陳廣善與航天員對話
相片來源:CCTV新聞
「感謝全國人民,感謝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對我們的關心和厚愛。」聶海勝說。
費俊龍接著說:「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圓滿完成任務。」此刻,神舟六號正位於南印度上空飛行。
兩位航天員與地面人員通話
相片來源:CCTV新聞
在早前,神舟六號飛船曾多次飛越台灣、香港、澳門的上空。
空間科學及細胞生命實驗
這幾天兩人所做的實驗主要分為兩類
(1) 空間科學實驗:研究航天員在太空中的一舉一動,為未來載人航天飛行提供重要經驗和數據的改良。例如:開關艙門、穿脫壓力衣、抽取冷凝水、打觔斗等等,都屬於這類型的實驗。而另一類的空間實驗,就是工效學評價試驗,主要是通過觀察和記錄航天員飛行期間的各項活動及載荷操作等等,在微重情況中,飛船的設備在使用時的情形。
(2) 空間細胞生命科學實驗:研究太空環境對人的影響,心肌活細胞活動,並觀測航天員可能出現的生、心理變化。
太空翻四觔斗,已由香港到達上海 (下文更新時間: 10月16日17時)
第三天 (10月14日-15日) 的宇宙旅程
太空翻四觔斗,已超越1400公里
平時我們在地面翻觔斗,並非易事。在太空中翻觔斗就容易得多,聶海勝和費俊龍就嘗試為我們示範。費俊龍用了兩分鐘時間打了四個斛斗,若以太空船每秒鐘7.8公里的飛行速度計算,一個斛斗就飛了約350公里,四個就1400公里,相比香港和上海的距離為1100公里計算,還超出300公里,如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樣。
由聶海勝拍攝,費俊龍首先伸展雙腿,稍微打開身體,然後屈膝向前一滾,就完成這個創舉。在地上的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傳出一片笑聲,大家都為他們的表演喝采叫好。
費俊龍翻觔斗
圖片來源:網易新聞中心
對鏡頭剃鬚
此外,費俊龍亦曾嘗試對著鏡頭剃鬚,不過,為防止鬍鬚在太空四圍飄浮,必須預先塗抹剃鬚膏。
他們這天繼續吃四川風味菜,「熱辣辣」的菜式包括八寶飯、陳皮牛肉、宮保雞丁、叉燒等等。
費俊龍剃鬚
相片來源:人民網
窗外景色
太空人這天也把窗外的景象傳回地球,可見神舟號的太陽能板由早晨變成晚上,由於每90分鐘圍繞地球一圈,日夜變化很快。
太陽能板影像
相片來源:中文新浪網
窗外看地球
相片來源:CCTV新聞
拍攝到神舟號
在北京地區,有人亦成功拍攝到神舟號飛過。
北京市民拍攝到「神舟號」飛過
相片來源:網易新聞中心
拍攝:願智鵬
站立睡眠、吃四川菜 (下文更新時間: 10月15日9時)
第二天 (10月13日-14日) 的宇宙旅程
「神舟六號」進入第二天的飛行任務,兩人身體狀況仍然良好,每天不時隔著太空窗向地球拍攝照片,費俊龍更打破了中國人在太空中睡眠最長時間,睡了七小時。而他們亦吃了四川風味的飯菜,包括牛肉、宮保雞丁、墨丸等等。兩人生活非常有規律,除了做實驗和拍照外,也要按照指揮員定時休息。
從「神舟六號」看太空 10月13日晚上攝
圖片來源:CCTV新聞
隔空取食表演
兩位太空人吃飯時,在攝影機前表演「隔空取食」。先將一小口的食物拋出去空中,讓其飄浮,然後過了兩秒後,才一口將食物吸過來吞下去。
由於食品專家認為四川菜較濃味,能刺激太空人的食慾,所以今天的菜以四川菜為主。
可站立睡眠,也可發夢和打鼻鼾
在微重狀態下,太空人可以站立睡眠,坐著甚至倒立睡眠,由於太空航每90分鐘就繞地球一週,所以太空人睡七小時等於睡了四天幾的時間。
13日晚上整理航天服
圖片來源:CCTV新聞
「干擾實驗」及「生物實驗」
當「神舟六號」飛至第20個圈時,展開了「干擾實驗」。費俊龍及聶海勝先後從太空船的駕駛艙及軌道艙來回工作,並特意加大身體移動幅度,試驗太空船的穩定性。結果顯示,影響微乎其微,母須重新點火啟動推進器。此項實驗的數據對未來建「太空站」有重要的應用。
此外,亦展開了首次的生物實驗,太空人把「激活劑」及「固定劑」等化學物質加入心肌、骨骼細胞中,觀察其變化。
神舟六號繞行第18個圈,經香港及澳門上空
10月13日早上11時,「神舟六號」飛船曾飛越香港及澳門上空,當時距離地面約200至300公里。這是發射後繞行地球的第18個圈,當時太空人費俊龍正在返回艙內記錄飛行日誌。
「神舟六號」預計飛行119小時及繞地球79個圈,途中會有多次在香港上空經過。但由於「神舟六號」不會發光,所以只有在反射太限光線時才會被看到。如果天空太光亮,亦難以觀測。如同一航的人造衛星一樣,一航會在入黑後數小時或天光前數小時較容易看到。
跟據廣州和北京的專家指出,「神舟六號」經過香港上空時,都不是合適觀察時間,反而北京一帶的民眾較幸運,時間、地點和天氣等因素只要配合,就可看到「神舟六號」飛過。
中國航天預定計劃時間表
中國航天科技早已定未來20年的時間表: (資料來源:《解放日報》)
2007年:太空人嘗試出艙行走,發射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
2009年:把其他國家的航天員和貨物送上太空
2011年:女太空人首次征空,發射月球登陸器
2012年:進行月球登陸
2017年:發射登陸器抽取月球樣本
在宇宙中與家人傳情對話 (下文更新時間: 10月14日18時)
第一天 (10月12日-13日) 的宇宙旅程
「神舟六號」太空船在早上九時進入軌道後,第一天的運作順利。下午五時,航天員費俊龍脫去身上的繫帶,在航天員聶海勝的協助下打開駕駛艙 (又稱「返回艙」的閥門,率先成功進入軌道艙中。
(左) 費俊龍 及 (右) 聶海勝
相片來源:BBC 中文網
脫下太空衣、在太空艙做實驗
「神舟五號」的楊利偉在前年升空時,一直身穿壓力衣坐在駕駛艙中,而今次費俊龍在軌道艙中,首次脫下了太空衣,換上工作服,並在無重狀態中展開工作。他在這段時間中,曾用數碼相機拍攝軌道艙內的情況、檢查機件及儀器,這項工作,開啟了中國航天史的新一頁。
晚上九時半,家人傳情通話
晚上九時半,兩名太空人與家人「天地對話」,聶海勝的女兒聶天翔在通話時向今天生日的父親唱「生日快樂」歌,令聶海勝非常感動,流下男兒淚。而其妻子捷林也祝丈夫帶著好運。而費俊龍的兒子費迪在對話中問及其父親在失重的狀態中的感覺,費俊龍答說:「感覺良好。」他也答謝各位妻子和家人對他的支持。
聶海勝在宇宙中過生日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宇航員的太空生活
今次的飛行,兩人大部份時間會在不同的艙中工作,只有在出發和回程時,兩人才會同時在返回艙中。在飛行期間,兩人必須輪流睡眠,所以在返回艙中只設有一個睡袋。而太空人穿的衣服以純綿為主,統一顏色為藍色,為了保暖,他們還有一套換洗衣服,及手套、襪子等更換物品。
而每一餐,都要講求營養和口味,配備的食品都可以進行加熱,有點兒像快速食品的湯包。艙內有多士爐,只要將食品放入,加熱後便可自動彈出。太空人的餐具,只要用濕紙巾擦過後,便可以再次使用。
太空艙的設計
艙內的顏色以米色為主,因為暖色容易令人煩躁、冷色容易讓人感到孤獨。艙內的稜角位置也進行了處理,以免使太空人做成傷害。所有東西安放位置也進行多次修改,大、小便及異味的處理也做得很好。
神舟六號示意圖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航天員不易做,首要記熟40萬字的飛行手冊
要成為航天員,並不簡單,像費俊龍的航天員,為了要勝任所有神舟六號的任務,必須把40萬字的飛行手冊背熟,所有複雜的飛行程序、操作要領及處理方案,都要即時應變,不能翻查手冊。
像一次的測試題,訓練員問了一條問題,標準答案有五個,費俊龍竟答出六種答案,經過檢驗後,證實他的答案是正確的。
所有的航天員,都是從萬名的人物中挑選出來的,他們不單要生理,還要心理都符合標準,連家庭背景也要嚴格調查。
他們一方面要學習不同的學科、另一方面要接受嚴格訓練。單是從飛行員變成一個航天員,便要通過五大類共52項專門技能訓練。例如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飛船上牛和返回過載曲線體驗、前庭功能訓練、失重飛機飛行訓練、飛船著陸衝擊體驗和低壓缺氧訓練等等。他們也曾接受倒立訓練20天,體驗頭朝下的血液倒流狀態,期間吃喝拉撒都必須倒立著
神舟六號太空船發射成功 (下文更新時間: 10月12日10時)
神舟六號於10月12日北京時間上午九時,載有兩名中國航天員的「神舟六號」飛船已從位於中國西北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升空。執行這次升空任務的航天員分別是出身於空軍的上校航天員、40歲的費俊龍和41歲的聶海勝。今次飛行任務將歷時五天,飛船將於內蒙古中部地區著陸。
兩位太空人在送行會時向各位致敬。相片來源:BBC中文網
除了這兩位航天員,其餘組成神舟六號飛行乘組梯隊的包括有:劉伯明、景海鵬、翟志剛和吳傑。
中國國家領導人觀看整個發射情況
中國總理溫家寶等人在10月12日早上5點20分左右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會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乘組梯隊的六名航天員,為航天員送行。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副主席曾慶紅等人則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神舟六號」的發射實況。
航天科技的演化
「與「神舟五號」相比,「神舟六號」有三個重要的改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表示,首先是航天員人數從一人增加到兩人﹔其次,是飛行天數從一天增加到多天﹔第三,是航天員要脫下航天服,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進行各種各樣的科學實驗。
發射時間
由於受到天氣影響,中國「神舟六號」載人太空船將提前至10月12日星期三早上九時發射升空。與兩年前「神舟五號」不同,今次的發射,中國現場轉播升空和降落情況。
神舟六號安全性
相比「神舟五號」,「神舟六號」有幾方面取得優勢,包括發射的安全性,跟據計算,今次發射的安全性達百分之99.7%,六號飛船將利用中國「長征」2號F火箭接載上天,這種火箭可把8噸重的東西放進200公里至350公里的軌道。
太空人的嚴格訓練
此外,太空人的訓練非常嚴格,由於今次升空的飛行時間長,太空人必須適應因太空失重而產生的頭部充血、血液和體液重新分佈的情況,所以他們進行了大強度微重力生理適應訓練,例如連續20天以近乎倒立的姿勢進行太空模擬訓練,吃喝等基本活動都在此狀態下進行。
太空人的倒立式訓練。相片來源:重慶晨報
攝於2006年10月7日上午於東風航天城發射場,神舟六號已放置於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發平台上。相片拍攝:南方日報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進行首次升空。相片: 新華社
資料搜集及編寫:蔡錦滔
4 月 23, 2024 在〈2024年4月8號日全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6 月 25, 2022 在〈第14筆:「行星連珠」定義及觀測有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2 月 08, 2020 在〈雙子座流星雨2020及土星合木星天文現象〉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8 月 31, 2020 在〈宇宙瞬息 251-260〉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 月 02, 2019 在〈天文學基礎課程 Basic Course of Astronomy〉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10, 2018 0
6 月 13, 2015 在〈天秤座 Libra〉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07, 2017 0
10 月 14, 2015 0
10 月 11, 2017 0
9 月 01, 2017 0
1 月 02, 2019 在〈天文學基礎課程 Basic Course of Astronomy〉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1 月 26, 2024 在〈手机星图〉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10 月 07, 2024 在〈2024年11月23日-24日「秋冬行星大匯演」觀星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7 月 27, 2024 在〈2024年8月10日 夜行英仙座流星雨觀測活動 (大埔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4 月 23, 2024 在〈2024年4月8號日全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3 月 06, 2024 在〈第十九屆星匯點幹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5 月 01, 2023 在〈第十八屆星匯點幹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